2018年汽车上半年行业重大政策盘点?汽车相关政策消息概览?

2018-12-11 887 Cindy;来源:金网

(原标题:2018汽车上半年行业重大政策盘点?汽车相关政策消息概览?)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大目标、大协同、大国际”的新时代。在这个新时代下,中国汽车行业将迎来三大变革,一是发展方式转变,二是产业变革,三是科技革命。2018上半年,多项对行业未来发展具重大意义的政策法规相继出台。

  2月,《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发布,降低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变政策驱动为市场驱动,由市场来促进汽车行业电气化的发展。随后,一系列的降低关税、放宽股比政策举措,也体现了我国将以更开放的姿态迎接国际市场。

  5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对整个汽车产业进行了优化布局,实现产业链投资管理的规范,去产能提效率,指导汽车产业由传统燃油车为主体的产品市场向电气化、智能化产品主体迁移。

  6月,随着《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完善,进一步推动车联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业务的发展步伐,为汽车行业迈入智能化纪元奠定政策基础。

  这些天也搜集了不少汽车相关政策信息。主要包括五大方面:产业政策、新能源汽车、环境保护、消费政策、宏观政策及其他;涉及21类:产业发展、质量管理、标准管理、科技创新、智能网联、知识产权、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汽车环保、燃油政策、回收利用、财税政策、交通管理、宏观政策、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国企改革、进出口、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宏观经济数据、国外政策等方面。

  (一) 产业政策

  产业发展方面

  10月17日,商务部在上海召开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会议,王炳南副部长出席会议并提出下一步深化开展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

  准入管理方面

  10月22日,装备中心发布关于核查涉嫌违规汽车产品有关情况的通知,对汽车生产企业提出填报内容等核查工作具体要求。

  科技创新方面

  科技部重大办组织召开重大专项项目推进工作组考核工作启动会,会议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推进工作组人员考核暂行办法》进行解读,并对推进组下一步工作提出3项具体要求。

  10月25日,科技部发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重点专项填报2018年度项目申报书(含预算申报书)的通知,对项目申报书的填报要求进行说明。

  10月26日,科技部公布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明确开展项目申报的4项工作要求。

  财税政策方面

  10月23日,财政部税政司、税务总局所得税司、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负责同志就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调整答记者问。

  (二)新能源汽车

  NEV推广应用方面

  商务部交流中心副主任张翼出席2018长三角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科普巡游如皋站相关活动并致辞,该活动旨在提升公众对氢能燃料电池汽车的环保和安全认知。

  10月23日,第三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在如皋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以《创新引领 开放合作 推动燃料电池汽车健康发展》为题作主旨演讲。

  10月25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拟撤销《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名单的公示,拟对截至2018年9月底无产量或进口量的161款车型从《目录》撤销。

  节能汽车方面

  10月22日,工信部公布关于甲醇汽车的建议提案复文,分别对代表提出推进甲醇汽车发展的6个相关建议提案给予答复。

  (三)消费政策

  燃油政策方面

  国家发改委提出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上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165元和160元。

  交通管理方面

  10月22日,交通部发布关于2019年度交通运输战略规划政策项目承担单位公开遴选的公告,本年度包括97个交通运输相关研究项目。

  10月23日,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伟出席中国智慧交通大会,提出推进智慧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工作方向。

  10月25日,交通运输部召开10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经济运行情况,就运输结构调整、网约车监管等热点问题答记者问。

  (四)节能环保

  汽车环保方面

  10月26日,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公布国六轻型车车型环保公开信息,截至2018年10月25日,共有37家企业509个车型的261582辆车进行了国六环保信息公开。

  回收利用方面

  工信部公布关于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的建议提案复文,总结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方向。

  (五)宏观政策及其他

  深化改革方面

  国家税务总局等2部门发布关于试点应用车辆购置税电子完税信息办理车辆登记业务的公告,优先在浙江等4省市开展试点,推进车辆税务和登记系统互联。

  国企改革方面

  财政部等3部门发布关于扩大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实施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2项扩大激励实施范围情形。

  进出口方面

  中汽中心政研中心发布2018年8—9月中国汽车平行进口市场分析报告,从月度走势分析等6个方面系统总结8—9月我国汽车平行进口市场特征。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

  10月2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印发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简政放权,减少进出口环节审批监管事项等5项任务的20项具体措施。

  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

  2018补贴新政落地,

  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或调整

  为了提升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倒逼企业新能源技术不断提升,2018年2月12日,财政部、工信部、发改委联合发布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新政较旧政补贴力度大幅下降,针对产品技术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具体补贴变化如下:

  随着新政的实施其还将给汽车市场带来如下影响:

  (1)300公里续航里程成为纯电动车获得补贴的“分水岭”。依据政策导向,市场将逐步淘汰低续航、低技术的产品,未来将投入更多资源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拓展新领域。“骗补”情况也会得到更好的控制,因为基于新政想要获得补贴,除了满足续航里程要求外,车企还需在减少电耗上投入大量精力,否则很难达到满额的补贴标准。

  (2)纯电续航里程大于50公里的插电式混动车型,新政对其的补贴由2017年的2.4万元缩减到2.2万元。但目前插电式混动车型还属新能源汽车范畴,依旧可上新能源牌照,补贴的小幅缩减对其销量的冲击不会太大。

  (3)新政对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给予了最高额度的补贴,这也倒逼企业舍弃低续航的研发,将研发资源集中在“质”的提高上,开发高续航、高能效的新产品。

  降关税提股比,未来汽车市场更开放

  4月10日,中国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宣布了一系列放开市场准入的开放举措,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限制的同时,将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随后于5月22日、6月15日分别提出了降低汽车关税以及放宽外资准入限制的具体政策。

  从中国市场份额来看,近年来由于自主车的崛起,进口车和合资车的市场份额已经逐年递减,随着一系列开放性政策的推出,将对减缓进口车及合资车市场份额下降有一定作用。

  汽车产业投资标准逐渐规范,

  电动智能为未来方向

  为了完善汽车产业投资项目准入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导社会资本合理投向,严格控制传统燃油汽车产能,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健康有序发展,构建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体系,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预计在2018年内正式实施。

  投资管理规定的发布将给汽车行业带来如下影响:

  (1)燃油汽车政策项目布局将更加优化,推动燃油汽车产能向产业基础扎实、配套体系完善、竞争优势明显的省份倾斜。禁止汽车“僵尸”企业股权变更,这些“僵尸”汽车生产企业可能只能静待清退了。各省及直辖市具有资质的燃油车生产企业数量将基本维持恒定,只能兼并现在有资质的非“僵尸”企业,才能产生一家新企业。同时具备乘用车和商务车资质的车企将不再增加。

  (2)针对纯电动汽车项目,所有股东在量产前不能撤出股本意味着提前跑路的“圈钱式”投资被禁止;股东现有纯电动项目需要建成并达产意味着“圈地式”布局也被禁止。纯电动汽车未来采用代工合作的模式进行生产难度将增加。新增纯电动汽车产能向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旺盛和传统燃油汽车替代潜力较大的省份集中。

  (3)对发动机的要求直接仅采用升功率指标和国六的排放标准,为2019年全面实行国六标准提供了先决条件。对动力电池的制造能力、核心技术掌握能力、智能化水平及回收利用能力分别提出了条件要求,可见未来对于动力汽车生产企业或将秉承“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对燃料电池的技术开发和验证能力、运行寿命指标进行了规定,为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

  (4)规定提高了新造车企业的投资门槛,对于投机者投资将很难收场。同时鼓励现有传统燃油车企加大资金投入,调整产品结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造车新势力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挑战。无研发能力和产能规模的不允许新建独立纯电动车企投资项目,这就意味着造车新势力企业仅有资金规模是不可行的,还必须具备生产和研发的能力,且未来代工生产模式可能被禁止。

  车联网标准体系逐渐完善,

  加快汽车智能科技变革

  近年来,我国车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关键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测试示范区建设初具成效,融合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涉及汽车、信息通信等多个行业发展以及交通运输、车辆管理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为实现充分合作、加强协同,迫切需要建立跨行业、跨领域、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

  为此,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并联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6月15日印发了《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通过强化标准化工作推动车联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促进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新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全球第一,车联网行业则处于成长阶段,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中国消费者对汽车联网导航、信息娱乐服务、驾驶支持系统的需求较高,巨大的消费需求为中国车联网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了机遇

  车联网的目标是提高用户体验,未来车联网的核心将逐步转移至后服务上,从生产前的既定车联网功能,逐步转移至后市场中用户的自主化设置,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用户通过人车交互将需求提交,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

  相信随着车联网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将有更多企业投入其中,通过车联网技术推动产品升级,促进汽车不断向智能化发展。

  从国家各项重大政策举措看来,国家推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姿态明显,逐步为实现汽车产业“新四化”战略目标铺桥搭路。

  《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意见稿)》的发布围绕燃油车项目、纯电动车项目以及零部件项目的立项审核、投资、生产、制造等整个产业链条,对事前、事中、事后的条件要求进行了规定,区别于以往仅侧重单个产业环节的指导,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协同指导。

  而关税下调、股比开放更是体现了对国际市场的开放包容态度,以市场驱动中国汽车产业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前进。同时,新能源汽车也终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主体,为了提升产品的品质,未来国家对其的补贴或将逐步取消。

  针对智能汽车,在车联网标准体系政策基础下,随着车联网新技术发展步伐加快,相信智能汽车的数据安全、驾驶安全也将成为未来的重要课题。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