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高新企业掘金5G风口

2019-08-27 996 来自于网路

本报讯 “这种5G电缆,采用世界最新技术,高频率,高带宽,低衰减,低时延,抗干扰,可靠性强,深受5G商家的欢迎,目前供不应求。”昨日,记者走进江苏东强公司研发中心,与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中国农民发明家、公司董事长王子纯一起分享了开发5G产品的成功与喜悦。我国今年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东强公司抢先一拍,邀请德国专家和复旦大学教授组成攻关团队,率先研发5G智能布线系统用高频数字通信电缆,于去年12月通过省新产品鉴定,并向国家申请多项专利,赢得5G市场一杯羹。

在东台,像东强这样抢占5G风口的企业有30多家。贺鸿、富乐德等企业分别在产业链上游生产芯片、射频器件、光器件,东强、捷士通等企业在产业链中游研发基站、天线、传输设备,领胜、科森等企业在产业链研制终端、系统集成、应用开发,他们在5G舞台上各显神通,风生水起。

  “近年来,我市坚持智慧引领高端发展,推动众多企业加入5G应用大家族,形成5G应用产业链,为我市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生生不息的新动能。”东台工信局局长朱文胜说。

  转型升级奠定5G基础

  5G技术对生产应用企业要求很高,东台能够在5G风口迅速集聚一批关联企业并非一日之功,其中得益于凤凰涅槃式的转型升级。

  近年来,东台大力实施“百家星级企业”“百家智能企业”“百家企业技改”推进计划,形成高成长性的“3+2+1”现代产业体系。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裂变扩张,连续三年保持30%以上高位增长,半导体、机器人产业迅速形成突破,新材料产业集聚一批行业标杆,CNC加工中心突破16000多台,捷士通、磊达、明源3家企业入选省智能制造先进单位,84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0多家。捷士通公司在转型升级中设备“鸟枪换炮”,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从2G开始,一路“斩关夺隘”,目前产品已进入5G升级期,5G天线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继去年与华为合作配套物联网天线后,5G天线合作进展顺利。5G大数据机柜、5G设备散热器及射频器件产品获得我国及相关国家专利,已批量供货爱立信、艾默生等行业龙头客户。

  “挑商选资”聚焦产业高端

  东台以项目为王,抛橄榄枝吸引外资,栽梧桐树留住项目,当“店小二”服务客商;以接轨上海、对接深圳为关键,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多次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经济投资说明会等活动,精准开展驻点招商和产业链招商。但不管对项目多么渴望,招引门槛始终不降,每月对签洽谈项目进行“三堂会审”,筛选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看好的项目。这几年招引的大批项目,没有一家化工企业,都处于现代科技前沿,为发展5G产业积淀了雄厚的科技力量。领胜、科森2家龙头企业,集聚了东之达电子、匠准精密组件、久茂电子、佰元鸿科技等一批3C精密零部件、结构件生产企业。美之好、拓普瑞、远洋探海等智能机器人企业,形成智能装备系统集成应用产业链。徕木电子、润田精密科技、思瑞奕精密科技等电子连接器、精密组件、金属结构件项目也与5G技术相关。贺鸿电子、富乐德、海米科技、广谦电子,分别生产高精密印制线路板、覆铜陶瓷基板、滤光片元件等,进入5G细分领域。

  政策导向助力科技创新

  “这几年,捷士通在通信产品研发中不断发明创造,能够迅速抢占5G市场,与市委、市政府重视支持企业创新分不开,我们每笔研发投入都能从政府拿到5%的奖励。”公司董事长唐成杰说。

  东台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向产业中高端攀升,率先出台《科技创新三年行动计划》《科技创新十二条激励意见》,按实际研发经费支出的5%给予奖励。去年,全市企业研发投入4.848亿元,政策奖励兑现1600多万元,有效地帮助企业降低新技术、新产品开发成本,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东台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500余家企业与2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年转化转移科技成果160件以上。建立电子信息、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创新联盟和公共研发平台,创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特色产业基地、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各1家;拥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科技产业园2个。

  凭借好风上青云。一批企业充分利用政府给予的激励政策和帮助搭建的研发平台,加快5G步伐,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沃特新材料收购韩国三星液晶高分子材料项目,发展成为产销国内第一、全球领先的LCP材料供应商。去年,沃特又收购国内最早开展含氟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的德清科赛公司51%股权,开发出专门应用于5G通讯基站的PTFE薄膜,再度走在了新材料行业的最前列。贺鸿电子5G高频电路板和新能源汽车发电机线路板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上半年开票销售超5000万元,增速达到30%。 记者 陈辉 通讯员 孟晓明 朱玉兰 朱兴龙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