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打造“智慧税务”便企办税
2019-03-07
591
Cindy;来源:嘉兴在线
(原标题:功能集成管控精细!嘉兴打造“智慧税务”便企办税 )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确保更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动力,市税务局、市科技局联手在全省率先自主开发“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以精准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激发企业的产品研发热情。目前,这一“智慧税务”系统已在全市得到应用推广,获得企业频频点赞。
“集成式”功能可为企业排忧解难
如何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红利充分释放?怎样为企业排忧解难?此前,嘉兴税务部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很多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认定标准认识不足,对自主研发活动立项把握不准,未能充分享受普惠政策。“为此,我们主动联合科技部门细研政策流程,开发了包括政策指引、认定标准判断、自动归集研发费用助账、生成报表和自动备案等功能的管理系统,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信息互通的桥梁。”嘉兴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嘉兴市某紧固件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十分注重研发投入和产品创新,不过,以前由于企业对“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认定标准拿捏不准,在享受政策过程中不敢“贸然行动”,因此无法完全享受到政策红利。而“企业研究开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采取纳税人分年度、分项目录入项目计划书、立项决议书、研究成果报告、效用情况说明等电子信息,企业能够通过系统掌握各年度研发项目立项信息、研发项目进展及成果鉴定等信息。“我们通过这个智能系统,有效解决了研发未享受优惠政策的问题。”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前,企业需要抱着一大堆纸质资料前往税务等有关部门申报加计扣除,现在,只需轻轻点击鼠标,系统自动生成。据介绍,该系统实现了研发项目资料管理电子化、费用归集便捷化、项目鉴定网络化,有效地解决了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料管理难、研发费用归集难等痼疾,既取消了企业研发资料建账,又能避免“多头跑”,企业轻易就能做好归集和核算,减轻了企业财务人员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热情。
据悉,该系统于去年12月在全市范围应用推广,目前全市在系统注册的企业有2195户、研发项目13672个,研发经费支出总额136.25亿元,预计可加计扣除金额99.42亿元。
“精细化”管控与政务服务无缝对接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是数据共享的基础,记者了解到,该系统设置了企业端、税务局端和科技局端,实现了同一系统数据共享。“譬如,系统内数据统计功能可以分地区、分镇(街道)、分行业等进行统计,便于政府部门全面了解各地区、各镇(街道)、各行业的科研投入情况和水平,助力政府制定引导科技创新决策,而科技部门可通过数据分析对申报研发项目的非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该系统还覆盖了“企业研发核算、税务部门后续管理、科技部门项目鉴定、数据联合统计分析”四个过程,实现了对企业研发项目实时全程监管服务,全面解决了研发项目鉴定难、项目信息不对称,税务、科技部门对企业研发情况信息掌握滞后等问题。
在以往工作中,如高新技术企业出现未实现研发支出或研发支出未达标准等情形,这些行为在后续审核中将被提交科技部门建议取消企业高新资格,而该系统的实施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根据系统提示,我们税务部门可提前介入对企业进行风险提示,增强了服务企业的能力,更好地确保税收优惠政策落地。”该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为贯彻落实2019年市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力争实现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金额增长20%以上的目标,市税务部门还出台了《企业研究发展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实施方案》,明确了以信息化管理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思路,释放了企业所得税税收政策红利,为嘉兴市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