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孵化启动新一轮布局
2013-12-20
779
和讯网 编辑:Sunny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科技发展面临重大变革和机遇。包括生物科技在内的高科技研发等的奖励机制正在加紧完善。“在政策利好预期引导下,科技研发类企业正在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环境。而作为依托于整个高科技研发产业发展的科技园区,也同时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专业人士表示,科技园区开发企业受宠,其实有着现实的产业背景。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孵化,正在启动新一轮布局。
资料显示,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3年来,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宏观政策环境不断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备受关注,相关产业规模保持年均15%以上增长,正逐渐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的重要力量。
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近期共同主办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会受到广泛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会上指出,下一步,要进一步营造产业创新发展的更好的环境,激励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信息惠民、生物育种、新材料升级换代等重大工程,聚焦优势产业方向,加快构建具有创新发展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是我国在战略层面大力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而科技园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础阵地。作为中关村(000931,股吧)科技园区的开发者和科技地产的先行者,我们一直在研究和把握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诉求。”在第十五届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举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峰会”论坛上,受邀参会并作为主讲嘉宾的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莹辉表示,园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支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化科技园区是产业集聚和发展的助推器;二是注重合理的灵活性,对功能进行分区,各个区域的建筑面积最小的只有800平方米,大的有1万平方米,能够满足不同的产业需求。产品的业态包含了孵化器、独立研发、工作室、人才公寓和餐饮服务、酒店等等,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以最好的服务来满足于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三是产城融合是产业园区的必要发展趋势。当前政府包括科技园开发企业的共识就是由园到城产生融合,在科技园区中强调产业集聚功能与城市配套功能的协同发展,完善区域生活配套功能来提高区域从业人员的创业激情和生活质量。
“我们把这类科技园区称之为科技新城,这是我们打造的第二代科技地产模式。这代产品最大的特点是包含三大主要功能:一是产业研发区,二是商务功能区,三是生态住宅区。”郭莹辉介绍,在嘉兴智富城项目中,综合科技新城包含了8种业态,这种一体化的项目能最大层面的满足从业人员的生产和需求,而且产城一体化模式已被社会广泛认同。产业园区作为城市扩张的先导,主要是运用房地产的规划和运营能力,丰富商务、商业和居住休闲的功能。同时政府完善对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公共资源的投入,使产业园区具备了更加丰富的城市功能,所以在产业园区基础上进行城市功能完善也是经济发达地区城镇化的路径之一。
“为更好的贯彻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北科建集团再次做了思考,共同研发和谋划北科建集团的第三代科技新城产品,我们称之为智慧产业新城,一是多元产业的聚集融合,二是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三是社会管理的智能高效。”郭莹辉表示,在过去只着重产业和城市配套,未来将会把更多产业大规模的区域化进行聚集,同时加大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入,更加丰富城市的功能。还有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交通控制、污染处理、信息处理等等,因此产业新城的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是未来发展的新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