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优惠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实录
2018-09-07
1076
Cindy;来源:新浪新闻
(原标题: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实录)
国家税务总局于8月30日举行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副主任 付树林
付树林: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国家税务总局2018年第三季度税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
近期,税务总局为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支持创业创新和小微企业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和便民办税举措,包括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10项举措等。为了更好方便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理解和执行,我们今天举办税收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围绕上述政策进行提问。此次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刘宝柱、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孙群参加。下面我们进入本次发布会的问答环节。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近日,税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广大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比较关注,我想请所得税司刘司长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司副司长 刘宝柱
刘宝柱:感谢记者提问。今年上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出一系列减税措施支持创新创业和小微企业发展,其中之一就是取消企业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得加计扣除的限制。为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决策部署,近期财税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企业委托境外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自2018年1月1日起,企业委托境外进行研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按照费用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不超过境内符合条件的研发费用三分之二的部分,可以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加计扣除。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较多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逐步走出国门,吸纳和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科技创新技术,其研发活动随之遍布全球,委托境外机构进行研发创新活动成为企业研发创新的一种重要方式。《通知》改变了此前政策规定企业委托境外机构或个人研发的费用不得税前加计扣除的限制,一是有利于国内企业对标国际技术市场,引进国外的先进研发能力和技术;二是有利于企业在境外建立研发中心,更好利用境外发达国家的人才优势和科研条件;三是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资源,进而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
为了保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自主开展研发活动的初衷得以较好实现,又达到鼓励委托境外研发的目的,在政策设计时,我们对企业可以享受加计扣除的委托境外研发费用作了三分之二的比例限制,体现了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致力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导向。
谢谢大家。
中央电视台记者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水资源费改税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的具体举措,也是构建绿色税制的重要内容。目前,水资源税改革扩大试点已经超过半年,我想请问财产和行为税司孙群副司长,试点半年来成效如何?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和行为税司副司长 孙群
孙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自2017年12月1日起,在北京、山西、内蒙古等9个省市实施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试点地区各级税务、财政、水利等部门紧密协作,持续完善“税务征管、水利核量、自主申报、信息共享”的水资源税共治模式。今年上半年,9个扩大试点省份水资源税纳税人共入库税款约88亿元,其中地表水水资源税收入约30亿元,地下水水资源税收入约51亿元,水力发电和火力发电水资源税收入约7亿元。总体看,费税制度转换顺利,扩大试点运行平稳,节水成效初步显现。
一是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量开始下降。改革加大了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税负差、超采区和非超采区地下水税负差,促使企业调整用水结构。例如,北京某热电有限公司改革前全部使用地下水,改革后企业优先使用地表水,上半年少采地下水3万方,降幅达64%。在多种节水压采措施的共同作用下,上半年9个扩大试点省份超采区取用地下水量同比下降9.28%。
二是高耗水行业用水总量得到控制。改革规定对超计划用水加倍征收水资源税,促使高耗水企业强化内部用水管理,加大节水设施投入,严格控制用水总量。例如,四川省纳入水利部门水量监控的6家大型造纸企业上半年用水总量同比下降63%。再如,山东某纸业集团位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企业负责人介绍,改革前制浆和造纸全部取用地下水,改革后,企业对工厂清水消耗严格实行定额控制,优先取用地表水,并新上中水膜处理回用工程,上半年企业少采地下水228万方,降幅达61%,用水总量减少114万方,同比下降12%。
三是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改革规定对中水等非常规水源免征水资源税,有利于引导企业加大污水处理设施投入,积极利用非常规水源。例如,陕西省某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通过改造生产系统冷凝水回收系统、提高水处理装置运行效率等多项技改措施,重复利用中水等77万吨,占企业总用水量的7.45%。据水利部门统计,陕西省工业企业今年上半年污水处理再生水使用量超过1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47%。
四是特种行业用水方式逐步转变。改革提高了高尔夫球场等特种行业取用水的税额标准,倒逼特种行业转变用水方式,节约用水。例如,天津市13家特种行业纳税企业,改革后用水量下降近30%。
此外,为配合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省份水利部门与税务部门密切协作,通过持续加大取水许可证规范化管理,将过去无证取水户逐步纳入税源管理范围。上半年,9个试点省份新增水资源税纳税人约1.6万户,既堵塞了税收管理漏洞,又帮助水利部门摸清了水资源管理家底,形成了管理合力,实现了协作共赢。
下一步税务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试点省份水资源税改革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总结评估,为全面实施水资源税改革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