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打造知识产权“一带一路”倡议
2018-03-23
748
来自网络,MYJ
中国正在积累专利等知识产权,正在迈向在产业实力方面超越美日欧的“知识产权强国”,其舞台是本国市场以及 “一带一路”倡议的沿线国家。
2017年3月,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认定索尼移动通信(中国)公司的便携终端侵害了中国通信技术公司西电捷通的专利,要求索尼停止销售相关产品并支付约900万元赔偿金。
索尼被判定侵权的专利是被称为WAPI的中国自主无线LAN标准。专利申请代理人刘昕表示,中国政府将WAPI定为国家标准,要求便携终端必须采用。美日欧韩等的通信设备一般采用国际电信联盟(ITU)规定的国际标准。而在中国,必须另外适配国家标准,还要向中国企业支付专利授权费,因此日本企业在竞争上处于不利地位。
中国已是“专利申请大国”。2016年专利申请达到133万件,全球份额超过4成,是当之无愧的首位。此前居首位的日本则逐年减少,2016年仅为31万件。至于各种知识产权诉讼,中国每年达到13万件,日本仅为约500件,完全无法相比。
中国企业正加快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申请专利。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2017年中国在印度申请2724件,在俄罗斯申请1354件,在越南申请279件,较2012年分别增至2-3倍。在新加坡申请643件,增至近4倍,在法国申请144件,增至近3倍。
按绝对数量来看,日本企业在相关地区申请的专利仍然超过中国,但差距正在迅速缩小。从中国的申请企业来看,小米和华为等通信相关企业呈现出压倒性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