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打造“五级产业集群” 2020年产业增加值破3000亿元

2014-03-28 639 新浪网 编辑:Alex

  历时一年谋划,汇智院士、专家等百余高端智囊,走访数百家企业,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未来发展的产业“路线图”出炉。昨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14年第11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成都高新区计划通过打造五级产业集群、优化三类空间布局等措施,充分释放改革、开放、创新三大红利,到2020年,把成都高新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为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

  根据《规划》,作为我省首个“GDP千亿园区”,瞄准“7+2”产业重点领域,成都高新区将在未来七年里,优化区域产业体系和企业结构,基本形成1个5000亿级、1个2000亿级、3个1000亿级、1个500亿级和3个100亿级产业集群。到2020年,全区产业增加值将超过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税收超过500亿元。

  明确六条基本路径

  为高新区产业发展奠定方向

  据悉,此次出台的《规划》明确了六条基本路径,为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奠定方向:在发展理念上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发展模式上坚持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在发展动力上坚持创新驱动为主要素驱动为辅;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组合支撑”;在发展载体上坚持平面空间整合拓展和立体空间高效利用;在发展机制上坚持行政体制创新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

  据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四川省、成都市产业发展导向,结合高新区产业基础与优势,高新区确定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4+1”)为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主导产业。

  《规划》中提出,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产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中区”,打造高新区经济升级版,为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奠定产业基础。在此总体目标下,《规划》提出可量化的具体目标: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到2020年,产业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超过2500亿元,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80%,税收超过500亿元。

  此外,直指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到2020年,成都高新区力争将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打造为5000亿级产业集群,将电子核心基础产业打造为2000亿级产业集群,将生物医药、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金融三个产业分别打造为1000亿级产业集群,将商务服务业打造为500亿级产业集群,将先进环保、航空装备、生物医学工程三个产业分别打造为100亿级产业集群。同时,力争培育1个千亿级、4个百亿级、7个50亿级、50个10亿级、200个亿级企业,优化区域企业结构。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激活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

  “不‘唯GDP论英雄’,这一思路贯穿成都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产业发展规划。”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经济目标,《规划》中立足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立区使命,着重强调创新、开放和生态目标。

  直指创新驱动,成都高新区将“激活”区域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到2020年,R&D占GDP比重8%以上,发明专利授权达到11000件以上,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00项以上,制定国际标准20个、国家标准400个以上,培育聚集高新技术企业和各类创新型企业1000家以上,聚集各类高层次创业人才5000人以上,孵化企业达到10000家。建成一批世界水平的研发基地,形成一批全球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突破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成果、专利和标准。

  瞄准开放合作,成都高新区将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引领示范作用,到2020年,聚集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150家以上,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20家以上,培育国际知名品牌10个以上,产业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大幅提升;区域极核作用和示范引领地位进一步突出,对区域经济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

  推进生态发展,成都高新区将力促绿色发展和产城融合水平的提高,力促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2012年降低20%,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比2012年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比2012年减少10%,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实现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态、优美化城市生态“四态合一”。

  布局一核两区多园

  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增长极核

  据悉,去年,成都高新区以130平方公里的管辖面积,“承载”了超过千亿元GDP和超过百亿元地方财政,相当于1平方公里土地上,“产出”8亿产业增加值。“如何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出,如何通过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而不是以要素驱动来获得增长,这是成都高新区在制定《规划》过程中探讨得最多的问题之一。”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分析。

  此次《规划》提出了破解之道:布局“一核两区多园”,通过优化三类空间布局,按照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思路,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为纽带,科学统筹西部园区和南部园区资源,合力建设高科技产业新城。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核两区多园” 总体布局,是指以新川创新科技园为新的增长极核,着力优化创新型都市产业战略性布局;优化现域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加强对外开放合作,多方位拓展空间资源,形成开放式布局格局。

  基于现域空间优化布局,高新区西部园区先进制造业功能性布局,将形成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电子核心基础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航空装备产业、先进环保产业五大产业功能区,优先提供商务商业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绿地配套四类功能配套;高新区南部园区现代服务业功能性布局,将形成高端软件和新兴信息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生物医药研发服务业四大产业功能区,优先提供商务商业配套、生活服务配套、基础设施配套、生态绿地配套四类功能配套。此外,新川创新科技园创新型都市产业布局,将以创新型都市产业为主要产业形态,形成综合性研发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区、生物产业集聚区、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产业培育区、金融和商务服务业集聚区五大产业功能区。

  基于拓展空间开放式布局,成都高新区将以现有空间作为核心增长极和辐射源,围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采取连片扩展、飞地共建、园区援建模式,突破现有产业空间制约瓶颈,探讨虚拟园区合作模式、特殊海关监管下的国际园区合作模式等,加强区域合作,拓展主导产业空间链条,形成以高新区为核心、其他产业园区为延伸的开放式空间布局。

  五项重点工程以点带面

  改革撬动产业发展释放新红利

  根据《规划》,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遵循产业发展基本路径,高新区将全面启动新川创新科技园推进、创新驱动制度设计、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创新服务体系构建五项重大工程,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加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释放新红利。

  改革,贯穿了五大重点工程的始末。作为成都高新区“一号工程”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成为五大重点项目之首。新川创新科技园 2014—2017年推进重大行动方向除了重点培育创新型都市产业之外,还将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深入推进国家级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建设,探索实践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做法。2017—2020年的重大行动,则是聚集全球高端要素,深化与东盟等国家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促进全球资本、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加快聚集。

  据悉,对于“创新驱动制度设计工程”,其主要任务则是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推进高新区内设机构改革的同时,在2014—2020年,成都高新区将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建设,通过改革,先行先试事业单位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权改革试点、税制改革试点、股权激励试点、科研经费分配管理改革试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试点、场外交易市场等政策“试水”。

  除此之外,“高新技术企业招培工程”将引进培育大企业大集团、 “小巨人”企业、创新创业企业群,“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工程”重点将打造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孵化载体群,打造“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产业链孵化链。此外,“创新服务体系构建工程”将建成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高水平技术转移服务中心,促进创新技术成果在高新区落地和产业化。

010-62227852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后沙峪裕曦路11号(南区)3号楼B-108室

邮编:101318

2016 - 2022 北京关键要素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5038094号-4 http://www.beian.miit.gov.cn/